沂蒙鱼水情

作者:

发布时间:

2021-06-18


 

沂蒙鱼水情

  蒙山高,沂水长。在沂蒙这片红色土地上,涌现过许许多多感人至深的故事,来到这里的党员干部和军队与沂蒙人民一起,谱写了鱼水情深的时代篇章。

  位于蒙山腹地的山东省沂南县马牧池乡东辛庄村,因三面环水、仅一面出路,被称为“兵家绝地”。“沂蒙母亲”王换于的家就在这里。

  黄草覆顶的三间农屋虽然今年刚整修过,却仍然显得老旧,屋梁一伸手就能摸到。村里人说,在80多年前,这可是全村数一数二的好房子。

  出生于1888年的王换于,19岁时嫁到了东辛庄于家。抗战爆发后,思想先进、办事干练的她,逐步被当地党组织培养成了抗日积极分子,担任党的情报联络员。

  1938年,在党中央“派兵去山东”及创建沂蒙根据地的指示下,沂蒙山区的抗日活动发展到新的阶段。就在这一年11月,50岁的王换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。

  “因当时重男轻女思想,奶奶被称为于王氏,没有自己的名字,填表时犯了难。”王换于的孙女于爱梅说,一名干部询问奶奶的经历后说,你是于家用两斗谷子换来的媳妇,干脆就叫王换于吧。

  1939年夏,敌人来沂蒙山“扫荡”,中共山东分局和八路军第一纵队机关首长徐向前、朱瑞搬到东辛庄村,并将“帅帐”安在王换于家。此后,八路军一一五师、山东纵队、省战工会(省政府前身)等机关先后住过王换于家,山东党政军的其他领导人罗荣桓、萧华、郭洪涛等也都曾住过她家。

  山东抗战的首脑机关来了,将士们的子女也跟着过来了。“当时抗战部队经常急行军,根本没有办法带孩子,于是艾山乡成立了战时托儿所,集体照顾孩子们。”于爱梅说。

  第一批27名抗战将士的儿女在王换于的张罗下全部都得到了妥善安置,王换于自家也养了2个。当时,他们中最大的不过五六岁,最小的出生才3天。

  对战时托儿所里的每一个孩子,王换于都尽心呵护。在婆婆的影响和带动下,两个儿媳张淑贞、陈洪良也都尽心呵护着这些革命后代。

  孩子们最多时有42个,吃饭是个大问题。“婆婆当时对我说,这些孩子有些是烈士的后代,让咱的孩子在家吃粗的,把奶给孩子喝吧。咱的孩子没了还可以再生,可不能让烈士断了根呀!”张淑贞生前回忆。

  战争岁月,除了孩子们的吃穿住行外,安全问题最要紧。1941至1942年间,敌人几次来“扫荡”,王换于都带着孩子躲进山洞,有一次在山洞里住了两个多月。

  从1939年秋到1942年年底的三年时间里,战时托儿所的40多名孩子均健康成长。1943年后,又有革命将士的45名孩子由王换于抚养长大,以后这批孩子又被陆续接走,最晚的到1948年才离开。而王换于自己的4个孙子,却均因营养不良、照顾不周先后夭亡。她和儿子儿媳们用自家的巨大牺牲,换来革命后代的安然无恙。

  1947年,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者蔡畅在第一次世界妇女代表大会上,代表中国妇女作了王换于事迹的专题报告。王换于的名字从此名扬中外,被称作“沂蒙母亲”。张淑贞等人也成了“沂蒙红嫂”的代表人物,她们送子参军、送夫支前、舍生忘死救伤员、不遗余力抚养革命后代的故事,永远值得人们传颂。

  沂南县专门建立了沂蒙红嫂纪念馆,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,常有各地党员干部和群众前来学习。副馆长金静告诉记者,沂蒙这片红色土地诞生的英雄儿女远不止这些。据统计,在革命战争年代,沂蒙根据地420万人口有120多万人拥军支前,21万多人参军参战,10万余名烈士英勇牺牲,为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付出了重大的牺牲。

 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,历史充分证明,江山就是人民,人民就是江山,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。赢得人民信任,得到人民支持,党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,就能够无往而不胜。

  今天的东辛庄整洁漂亮,再不是过去的旧模样。村里发展了300亩黄桃种植基地,扶贫车间、温室蔬菜大棚等项目都运转良好。“我们村2020年集体收入超过10万元,人均年收入在全乡处于中上水平。”东辛庄村党支部书记杜中信表示。

  直到现在,这里的红色传统都没变。全村280多户,家家都有参军入伍的,乡亲们都说年轻人就该到军营里锻炼锻炼。当年的战地托儿所,也早已成为换于红军小学。学校有关负责人介绍,他们办学的宗旨,就是弘扬沂蒙精神、争做红色传人。